针灸护理及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1-04-26      点击量:5341

程小萍


     所谓针灸应该是针刺和灸两部分,针刺又有毫针、皮内针、皮肤针等分类。其中毫针刺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而疗效迅速的一种针法。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及麻醉等各种病症,尤其是各种痛症,效果迅速而显著。而灸法是以艾绒为主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在腧穴部位或患处烧灼熏烤的一种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调和气血、去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的功效。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此外,拔火罐亦是针灸治疗时常用的辅助疗法,多用于风湿痹症。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病员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年老体弱慎用针刺。皮肤有溃疡,瘢痕或生有肿瘤的部位、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均不宜针刺。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用艾条灸不宜拔罐。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员不宜拔罐。

     2. 所用针具包括毫针、皮肤针、三棱针、注射针及辅助用的针头、刀片等。均经过消毒灭菌且在有效期内。即使同一病人同一部位所用针具也不得重复使用。根据规定,目前临床都用一次性无菌针具,使用一次即废弃。对于一些特殊针具需要反复使用的则应整理清洁再行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

     3. 针刺时操作者双手及病员受刺部位皮肤均应以75%酒精稀释消毒。

     4. 接受治疗时,病员最好穿着宽松棉质或普通衣裤,便于充分暴露针灸部位。同时使皮肤清洁。接受头针治疗时,需要剪短发头发,女病人应束发。

     5. 治疗中药保持姿势,不随意改变体位,以防弯针、滞针等情况发生。以及火罐脱落敲碎。施灸时体位要平正。防治艾炷倒伏或艾烬脱落烫伤皮肤、烧伤衣被。

     6. 常见异常情况护理:(1)晕针-立即起针。病员平卧,取头低脚高位,给饮热茶或热毛巾敷头,静卧片刻既能恢复。(2)滞针-病员深呼吸放松肌肉、待肌肉松弛后起针。(3)起针后出血及血肿可用干棉球压迫止血,而后做热敷;眼出血应用冷敷,待血制止住后24小时改用热敷。(4)水泡-施灸或拔罐后局部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较大的水泡,可用灭菌注射器抽尽泡内液体,外敷相关膏药,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7. 治疗结束后,可适量喝些温水。4小时内不可着水。避免针孔感染。采用化脓灸者期间应当休息,加强营养,局部保持清洁。